(相关资料图)

在疫情的催化下,互联网医疗得以飞速发展。据统计,部分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诊疗咨询量同比增长20多倍,处方量增长近10倍。但互联网医院的潜力依然没有被充分挖掘。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普通大众难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正确判别信息的价值。互联网医疗平台布局内容业务,集成多方专业数据库及医生资源,帮助用户筛选优质的医疗内容,逐步成为大众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当前,内容型平台和服务型平台为互联网医疗用户获取医疗内容的主要渠道。

尽管在大环境下各类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分工不同,但按照服务对象、用户使用频次的不同,我们或许可以将整个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划分为上下游。上游以“健康”为中心,关注的更多是大众的生活方式、习惯、出行、工作,包括比如说母婴、脱发、超重、口腔、过敏、睡眠等问题,这些问题更多的是一种常见的小问题,但在面对用户群体却是非常庞大,且是高频次发生的。聚焦到上游互联网医疗企业,主要以健康为主,专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综合服务平台,例如说丁香园、百度健康这类平台。

一是互联网医疗仍处于“数据孤岛”,尚不能有效互联互通。一方面大部分医院之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包括患者生命体征信息、疾病信息、影像检验报告、互联网诊疗记录、药品使用等基础数据在医院系统中是一个个“数据孤岛”,难以形成互联互通的合力;另一方面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共享渠道不畅通,联动机制尚未建立,严重阻碍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相互转诊,居民电子病历数据库、区域信息平台等均无法建立。

未来互联网医院建设应更多从患者价值需求出发,建立患者需求驱动的应用场景,同时也要提升作为互联网医院主体的公立医院的驱动力,促进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而长期发展前景依赖于几个重要瓶颈的突破,如在线问诊、找药、用药、配送等,这对于互联网诊疗线上平台的发展缺一不可,需要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想要在未来互联网医疗发展中拥有更多机会,核心或许就在于将这些年所坚守的价值观得以体现,对于这一价值观的理解各家平台也是大有不同。

由于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目前仍处于摸索发展期,现有的法律法规多数将视角集中于“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的准入、执业管理”,并未直接对互联网诊疗服务作出明确规范,导致互联网诊疗服务的提供没有明确、可遵循的标准,服务形式和内容尚无统一标准,使得互联网医疗行业缺乏较为全面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这两年,尤其在疫情催化下,数字医疗正加速切入医疗“核心”,在这一过程中,以数字化能力赋能、服务运营提升等手段去做大服务增量、优化服务效率,充分满足供需两端需求,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大方向所在。在整体大方向不变的背景下,未来互联网医疗行业下一个十年或将聚焦更多创新点与细分赛道,不会聚集在同一条细分赛道上,将会围绕行业各种各样的痛点继续进行创新和探索。这一点已经在现阶段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中得到了验证。

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化创新,在政策与行业的互动式发展过程中,中国互联网医疗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价值底色和丰富应用内涵的概念。广义的“互联网医疗”是指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载体和技术实现个体健康的全生 命周期、全过程覆盖,并与咨询、诊疗、康复、保健、预防等全流程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种基于新型业态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