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9日,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在北京亦庄举行。作为历年来WICV的“重头戏”,由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汽车芯片联盟”)主办的“中国芯”展区及汽车芯片供需对接会于同期亮相。展区吸引约200家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参展,集中展示1000余款国产芯片产品,供需对接会吸引约40家汽车企业和70家芯片企业参加,规模与深度均创历年新高。

CCTV-1 新闻联播 报道中国芯展区

深耕细作,筑牢行业发展底座

“当前,汽车芯片国产化已从‘单点替代’走向‘系统突围’,迫切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在统一标准、开放台上形成稳定、高效、可持续的供需机制。”汽车芯片联盟秘书长原诚寅表示,联盟连续四年在WICV打造“中国芯”展区,就是要为国产芯片“搭台子、铺路子、架梯子”,让优秀产品被看见、被验证、被量产,最终“上车”服务消费者。

大会期间,作为行业生态的创新者,汽车芯片联盟发布了汽车芯片在线供需对接台4.0版,并启动RISC-V车规芯片技术及生态体系研究工作,通过“报告+台+标准”三位一体举措,进一步夯实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底座。

精彩亮相,千款国产芯片同竞技

本届“中国芯”展区首次设置两台“汽车芯片应用全尺寸车模”,“透明车模”以最新电子电气架构为蓝本,近百款国产汽车芯片在“透明车模”上错落有致分布,直观呈现国产芯片在动力、底盘、智驾、座舱等区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吸引众多企业代表与技术专家驻足交流。

“过去我们谈国产芯片,关注点是有没有,进入智能化、电动化时代,行业更关注好不好、快不快、稳不稳。”中国汽车芯片联盟联席理事长董扬表示,本届“中国芯”展区以透明车模的展示方式,让汽车芯片产业链各环节可以“按图索骥”,协助芯片选型、系统匹配和验证评估,“既缩短开发周期,也降低试错成本”。

CCTV-4 中国新闻 报道中国芯展区

突破创新,车芯面对面升级“4.0”

当前我国汽车芯片产业正处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窗口期,构建高效、稳定、可信的供需对接机制,是保障产业链安全、提升产业韧性的关键支撑。

2022年2月,汽车芯片联盟上线国内首个“汽车芯片在线供需对接台”,经过三年迭代,本次大会重磅发布“汽车芯片在线供需对接台”4.0版本。

作为我国汽车芯片领域首个专业化、公益性的供需对接数字化台。“汽车芯片在线供需对接台”4.0版本最新收录了《2025中国汽车芯片供给手册》的近500款主流国产芯片产品,为整车企业提供“选芯、用芯、换芯”参考依据。把线下“面对面”搬到线上“屏对屏”,让芯片企业和整车厂商随时能相见。

同时,大会期间的线下供需对接会,吸引近40家整车企业和汽车电子企业,70 余家汽车芯片设计企业,则让“屏对屏”回归“面对面”。 汽车企业与芯片企业现场开展一对一交流,推动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务实合作,协助推动“即聊、即测、即用”。

深入赋能,RISC-V产业研究相关工作正式启动

RISC-V作为一个开放标准的指令集架构,对我国汽车芯片,特别是微控制器和计算芯片的核心架构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发展具有特别的战略意义。中国汽车芯片联盟联合汽车企业、零部件企业、芯片企业、IP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组建基于RISC-V架构的汽车芯片研究工作组,聚焦行业需求和痛点问题,使汽车企业和芯片企业对其可行性、竞争优势、兼容性等形成行业共识,共建协同、互信、共享的产业生态,推动RISC-V芯片在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加速推进汽车芯片产业生态的良性发展。

高效链接,打造永不落幕的供需对接

当前我国汽车芯片产业正处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关键跃升期,联盟将持续发挥台作用,整合产业资源,推动“好车用好芯”,助力我国从汽车芯片消费大国向产业强国迈进。

在本届WICV上,原诚寅表示,我们要让‘中国芯’从北京的舞台出发,走向全国、驶向世界。联盟将持续扩大“朋友圈”,加强供需对接、产业研究、技术合作、标准制定、测试评价等工作内容,协同各成员单位共同建立“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生态”,真正让产业链循环畅通,让汽车芯片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汽车强国,芯是基石。10月16日,北京亦庄,“中国芯”再次吹响集结号。在这里,芯片企业与整车厂商双向奔赴,供需对接与生态构建同频共振,展览展示与技术交流交相辉映。一幅“车芯协同、供需两旺”的产业新图景,正从蓝图驶向现实。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