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矩阵式下滑,销量持续萎靡,多次被曝经销商退网,管理层不断更迭……大势已去的东风悦达起亚哀声一片。然而,急火攻心的东风悦达起亚没有将心思放在产品力的提升上,却抓住中国市场的一处软肋,基于三四线及以下市场的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性,推出4.99万元起步的焕驰,走上了一条依靠廉价低质产品来翻身的歪门邪道。

焕驰的低价换市场,对厂商是“尝到甜头”,对市场是“饮鸩止渴”,对车主则是“谋财害命”。


(资料图)

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试想一下,基于企业追逐利益的天然属性,4.99万的焕驰断然不会充当让广大中国消费者买上“高品质车”的角色,因此,在保证利润的道路上就得削减各种成本,不是采用廉价材料就是阉割配置,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做减法,而到最后,为这些问题买单的只能是无辜的消费者。更为可怕的是,一旦这种粗暴的模式在市场“站稳脚跟”,如此循环下去,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百害无一利。

所以说,低价,可能是眼前救命稻草,但也终究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杀式袭击,东风悦达起亚难以自救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款焕驰的最低配,也就是4.99万元的那款车型更多的意义是作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诱饵,不会大面积的出现在终端市场。简而言之,就像一个诱惑十足的花瓶一样,只是引人欣赏罢了。

对于东风悦达起亚来讲,这样做的目的十分明显,那就是“将”消费者的军,换言之也可称之为“自杀式炸弹袭击”,用“劲爆”的价格来换取市场的松动,以此来缓解紧张的销售状态,招数一如当初韩国零售巨头乐天采取的大降价举措。

只不过,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就影响整体驾乘舒适度的几处配置来讲,焕驰这款车的确称得上是个“大忽悠”。

比如说早已不属于21世纪汽车该有的盘式后制动器,居然出现在了焕驰身上;比如说全系不配备胎压监测系统以及仅在最高配车型上出现的ESP车身稳定系统,更是几乎全系仅提供主副驾驶两个安全气囊,将消费者的安全置之度外;比如说各项智能科技寒酸到不能提及,全系仅两款车型能提供中控彩色屏幕,但其却对外宣称是年轻90/95后消费者的第一台车;比如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舒适性配置几乎一片空白,什么LED日间行车灯、自动空调、车内空气调节、无钥匙进入/启动等全部缺席,这样的焕驰用裸奔来形容毫不为过。

所以说,对于东风悦达起亚来讲,4.99万元的价格不仅无法吸引民众的眼球,反而会将其苦心经营的合资品牌形象彻底打入万劫不复的地狱。毕竟,已跃居全球第二大国的子民们,正面临空气的消费升级。而东风悦达起亚,则背道而驰!

低价非良药,殊不知副作用明显

事实上,在寄希望于低价策略药到病除时,一个让东风悦达起亚万万没想到的“副作用”开始显现。那就是,如此低廉的价格,将韩系车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品牌溢价击落的粉碎。

要知道,树立起品牌溢价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功夫,而是一个长年累月的过程,当下德系品牌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吃香的喝辣的,靠的就是当初建立下来的品牌优势,这就是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但是,要想降低这种优势,可是分分钟的功夫,正如我们常说的学习如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车市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尽管低廉的价格能够吸引一部分消费者,但是却是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

以国货一哥长安为例,这么些年来,其一直在15万元以下的产品区间生存,更多的时候是依靠5-10万元的面包车、小型SUV以及紧凑型SUV车型充实销量,这都要归结于其前些年主打的性价比策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让消费者产生了“长安就是低端车”的印象,而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长安于近些年奋起反击,推出CS95高端车型,从主打高性价比策略到向高品质产品转变,与此同时,从上汽、吉利、长城等中国品牌也能发现这种趋势。

如此一来就十分明显,在大家都强调品牌向上的时候,东风悦达起亚反其道而行之,无疑加快了其衰落的步伐。

中国品牌崛起,韩系夹缝生存

书接上文,如此疯狂举动下,东风悦达起亚恐陷入被“夹击”的困境,腹背受敌。

首先,在中国市场,以大众、丰田、别克为代表的德系、日系、美系品牌位居合资里的第一阵营,而韩系品牌这么多年也一直是在后边仅仅追赶,虽然有那么一段时间排到过前面,但是整体上还是处于合资里的第三阵营。

既然在品牌方面无法赶超对手,韩系车只能在配置上下功夫了,于是你就看到了朗动上的配置完爆朗逸,K5上的配置胜过帕萨特、凯美瑞。可以说,依靠配置上的优势,韩系车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更多的德系、美系、欧系、日系开始了高配置战术,如此这般,韩系的竞争力在不断削弱。

其次,以长城、吉利、比亚迪、奇瑞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异军突起。自主品牌在外形设计、核心技术、工艺水平方面的进步,已经在中级车领域达到了合资品牌标准,加上优于合资车型的性价比。在同等的配置条件下,消费者更愿意买价格便宜、配置和性价比更高的自主品牌产品。如此,韩系品牌的销量暴跌也不难理解。

时下的东风悦达起亚,将何去何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