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型机器人(英语:Android),又称仿生人,音译安卓,是一种旨在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robot)尤其特指具有和人类相似肌体的种类。直到最近,人型机器人的概念还主要停留在科学幻想领域,常见于电影、电视、漫画、小说等。机器人学方面的进展已经可以设计出功能化拟真化的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仿生人拟真的程度有很多,有些可以从外观上识别,也没有真人的思想和感情。反过来说亦有开发外观不似人,但能够有似真人行为的机器人,如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了号称世界上第一个有类似人类感情的机器人。
现代的人形机器人一种智能化机器人,例如 ROBOT·X人形机器人,在机器的各活动关节配置有多达17个伺服器,具有17个自由度,特显灵活,更能完成诸如手臂后摆90度的高难度动作。它还配以设计优良的控制系统,通过自身智能编程软件便能自动地完成整套动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形机器人的概念由来已久。不管是科幻小说还是电影里,我们时常可以见到人类与人形机器人共存、共生的精彩场景。没有谁不期待科幻电影中的人形机器人成为现实。
长久以来,大家往往听到人形机器人的消息就很激动。这不,就在6月3日,马斯克在推特表示将在9月30日的特斯拉AI日上公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消息一出,A股多家机器人概念股持续走强。
不仅仅是普通投资者亢奋,机构研究人员也激动,“总算看到拐点了。”一边埋头写报告拆解产业链、估算市场规模,另一边对外发声,现在是时候重新认识机器人了。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热度还未消退,雷军也在最近的新品发布会上带来了自家的人形机器人——“Cyber One”,这一消息直接将国产人形机器人推向高潮——连小米也进入机器人领域,看来人形机器人的时代马上要来了。凭借小米的极致性价比,估计很快就能在小米商城下单了。不过现实情况仍然是骨感的,在过去一二十年间,人形机器人总是像再过5年就会到来,结果是5年复5年。我们始终没有见到便宜又智能的人形机器人。
就连业内大名鼎鼎的波士顿动力也难逃多次“改嫁”的命运,先是被谷歌收购,到2017年又被转手卖给日本软银,最后被韩国现代收入旗下。一家美国军方背景的公司硬是变成了全球跨国公司。归根结底,还是人形机器人短期没法商业化。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肉眼可见的。所以,看空者也不在少数:小米人形机器人的小碎步比刘姥姥还慢,跟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不像一个时代的产物。再说了,别人研究了三十年都没有成功,这明显又是旧瓶装新酒的炒作。一时间,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话说去年同样在炒元宇宙概念,有人说元宇宙已经来了,也有人说元宇宙是互联网终极形态,但事实上目前连最基本的VR、AR等终端设备尚且不成熟。从这个层面讲,人形机器人和元宇宙一样都还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伴随着人形机器人热度的高涨,评论区都快变成多空方的口水战场,双方难以达成一致,争论不休。不过吵归吵,每当有利好消息出现,很多投资者还是忍不住要往里冲,可谓“机器人虐我千百遍,我待机器人如初恋”。本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原则,我们今天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初探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如何演绎。
8月11日,小米发布了首个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艺名叫“铁大”。据悉,该仿生机器人高1.77米,重52kg,有聪明的大脑,能感知45种人类语义情绪,分辨85种环境语义,发布后便受到了不少的关注。8月19日,CNMO了解到,小米表示,未来会持续在人形机器人和周边产业投入。
今日,小米集团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在财报结束后的电话会议中,小米合伙人及总裁王翔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应用潜力,未来会持续在这个品类和周边产业投入。现在机器人整体的研发成本仍旧比较高,目前小米还在摸索和突破前端技术,尽管暂时还没有到量产的阶段,但是小米在探索新产品的同时,也有观察新的产业机会,整体而言这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
此外,早在去年,小米就发布了第一代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艺名叫“铁蛋”。另据了解,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了多个“小米铁大”以及“XIAOMI CYBERONE”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科学仪器、民用设备、广告销售等,商标状态均为注册申请中。
灵巧跳跃的机器狗、难辨真假的仿生机器人、形态多样的医疗机器人……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届大会以“共创共享共商共赢”为主题,将围绕先进制造、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等13个覆盖产业链上下游板块的前沿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博览会设置了创新技术展区、工业机器人展区、服务机器人展区、特种机器人展区,围绕全产业链上下游机器人技术创新成果及应用场景,集中展示机器人先进技术和产品,打造集成应用新高地。
“今年的展览共有500多件先进技术机器人产品亮相,今年展会上会有36个首发产品,创历年来大会之最。”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副总指挥梁靓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从产业层面看,今年推出的机器人应用除了传统生产、生活服务之外,还有农业、矿山、医疗、建筑等方面的新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人形机器人在本次大会上备受关注。“机器人+”的概念也逐渐落地明晰,在农业、制造业、物流、医疗、金融、家居等行业形成多类型的应用场景。取代机械可重复的繁重人力劳动,正成为整个机器人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人形机器人“呼声渐起”
人形机器人是此次大会的“流量明星”。此前,马斯克表示将在9月的特斯拉AI日上公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小米发布了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人形机器人产业再度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次博览也会在序厅专设了人形机器人专区。
刚步入展厅,就能看到来自大连蒂艾斯机器人公司的仿真人形机器人邓丽君献唱《我只在乎你》,口型与歌词完美契合。展台上还有一个名为“西尔”的仿生机器人,不仅与设计它的工程师长相一模一样,还能与真人互动交流。该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李博阳介绍,该款EX机器人凭借全身140多个自由度,能展现出鲜活姿态和表情。未来还将继续探索EX机器人在老人陪护、企业前台、政务服务、教育科普等领域的应用落地。
人形机器人不仅长得像人,在动作设计上也越来越接近人类。隔壁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高精尖创新中心展台上,“汇童”第七代高动态仿人机器人表演了走、跑、跳等一系列精细动作。该展台负责人介绍,这种机器人在升级之后,不仅拥有多自由度的灵巧手指,手臂、腰部、头部也都增加自由度,可以实现奔跑最高速度每小时6公里,跳跃高度0.5米,跳跃距离1米。
就在北理工展台的对面,也有一台双臂机器人正在翩翩起舞。作为云端机器人创造者、制造商和运营商,达闼科技在本次大会上发布了新一代智能柔性执行器SCA2.0和云端智能双臂服务机器人M3。该展台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智能柔性执行器SCA集成了“通信+计算+传感+动力”等多种功能,其标准化和规模化也同时解决了成本问题。由SCA搭建而成的人形机器人也可以提供迎宾接待、引导讲解、群舞演绎、业务办理、养老陪伴等服务。
申银万国证券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设计是模拟人的行为,其相关产业链环节包括AI系统(大脑)、机器视觉(眼睛)、屏幕板(面部)、传感器(五官、四肢等)、执行器(四肢)等。特斯拉、小米等人形机器人的陆续发布,具有产业风向标作用,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机器替人”大趋势。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相比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更加通用,与人互动场景更加多元,有望打破工厂、商用和家用壁垒,成为继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之后新的商业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