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时代,也改变着医疗服务。随着国家多个政策的出台,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5G等新技术发展,业界加快布局“互联网+医疗”,有效推动了数字医疗总体趋势的形成。新一轮的数字医疗改革只是刚刚开始。
近年来,智慧医疗领域注册企业数量持续攀升。据统计,仅2020年和2021年两年,中国智慧医疗相关注册企业就分别达到了2962家和2723家。整体来看,市场集中度仍较低,行业呈多元化发展态势,除医药电商外,慢病管理、医疗AI、数字疗法、医疗信息化赛道均受关注程度较高。特别是自去年10月份《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后,“严肃医疗”这个相对于消费医疗的概念,被频繁提起,给出了行业发展的鲜明指向性,让“医归医,药归药”。报告指出,前期技术积累到位、具备完善合规体系的专业型平台在竞争中将获得更大机会。
医疗行业服务量增长,国家行业年度研发投入1000万元以上,我国大力推进高端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市场和自主可控市场,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登峰发展,医疗行业服务量增长,国家行业年度研发投入1000万元以上医疗行业服务量增长,国家行业年度研发投入1000万元以上,我国大力推进高端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市场和自主可控市场,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登峰发展。
数字医疗方面的原始创新必不可少。“很遗憾,目前我们在数字医疗中运用到的很多操作系统、手术机器人都来自国外。虽然国内的各种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依旧有很多‘卡脖子’技术等待攻关。”赵俊表示,“关键技术”讨不来、要不来,只有加强原始创新,掌握更多的颠覆性技术,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包括数字医疗在内的数字技术更好发展。对医院而言,一方面迫切需要培养与数字医疗相适应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建立专门的医工结合医疗器械、产品与技术研发评价中心,助力推进新项目、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医疗的发展也要照顾多个群体的实际需求,譬如老年人。张锡哲表示,虽然“互联网+”的模式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但老年人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像网上问诊、网上购药一类的使用过程。“数字诊疗系统不太友好的用户体验、医院科室划分过细、复杂的诊疗流程都会让老年人对数字诊疗望而却步。其根本原因是系统的交互设计不够友好,是否可以在就诊的引导信息方面多做工作,使用语音识别或其他手段引导帮助老人更方便地就诊,值得探讨研究。随着数字医疗的发展,我们更应给老年人更多的关怀,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老年人迈过医疗健康的‘数字鸿沟’。”
医疗AI在我国拥有广阔应用场景,这不仅体现在面对数量庞大的人口基数,可以让计算机不断深入学习算法,提高病情诊断率,更是对一些相对医生较少的偏远地区和医疗基础较弱的三四线城市甚至乡村市场而言,远程和人工智能诊断可以帮助基层医生提升业务能力水平。
而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因此,能让更多基层群众接受到与三甲医院医生同样的医疗服务,切实推进并完善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全面落地,俨然成为医疗AI当前乃至未来新战场。
如果服务成本能够一降再降,那么医疗AI落地场景或服务人数可能是成十倍数增长,同时也能让医疗AI更深入人心,让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触及到医疗条件相对更加落后的地区和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