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其中特别提出,到2025年,上海要实现大规模、多场景、高等级、多车型应用初具规模,智慧交通生态加速融合。智慧交通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亿欧智库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10.6万亿元。

随着车端、路端、云端智能布局持续完善,C端需求将被逐渐释放,同时伴随着自动驾驶市场机制的形成,产业链愈加成熟,智慧交通市场未来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车路协同是智慧交通的根基之一,通过5G和C-V2X等技术,将道路、车辆以及相关交通要素进行有效融合,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网络的实时数据交互,对智慧交通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基建背景下,中国车路协同的后发优势更大,已经成为智慧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政府的引导下展开有序竞争。

01车路协同,迈入掘金时代

现阶段,全国各地纷纷加大智慧交通建设。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出台相关的方案规划。作为智慧交通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车路协同产业也在此期间逐步走向商用规模爆发的黄金时代。亿欧智库预测,2030年中国车路协同市场规模将达到4960亿元。

目前,全国的车路协同示范区已经超过40个,测试场景也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区域走向城市乃至高速公路。8月31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表示,2022年,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将进一步推进3.0阶段建设,积极开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方面的前沿探索,加快示范区建设管理模式在全市复制推广。

进入到3.0阶段,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区域将由此前的经开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扩展至全市500平方公里。北京、上海两个特大型城市带头冲锋,给车路协同市场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示范区的建设及相关车路协同应用的落地,让车路协同产业的潜在市场规模逐渐显现。动辄上亿的项目订单,让不少企业获利颇丰。2021年至今,仅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公布的车路协同项目中标项目就有29个,其中百度等企业多次获得上亿元项目订单。2021年9月,百度成功中标沧州经济开发区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智能化产业示范项目,项目总金额为1.7元。

该项目聚焦沧州经济开发区的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平台建设等业务。项目建成后,车路协同设施将覆盖沧州经济开发区路段东至经十二街、西至永乐大道、北至维明路、南至兴业路等范围,共计84公里道路。

早在2019年,沧州市人民政府就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智能沧州”。8月30日发布的百度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末,百度ACE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已经被51个城市采用。另一家值得关注的车路协同玩家是蘑菇车联。从今年1月起至今,连续斩获地方政府订单。

在2022年的1月、7月和8月,蘑菇车联先后和云南省大理市、四川省天府新区、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和北京市通州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落地项目金额分别为10亿元、30亿元、20亿元和16亿元,累计合同金额超80亿元。各地政府在车路协同相关示范区的不断投入,各大企业车路协同项目的高调落地,让这一产业对外展现出了发展的勃勃生机。

02 资本转向,车路协同获得青睐

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行,加之馋人的大额项目订单,让智慧交通、车路协同产业收获了更多的关注。根据IT桔子数据,2012年-2021年,中国智慧交通领域累计投融资为427亿元。其中,2021年,该领域共发生投融资36起,累计融资金额达180.9亿元,超过此前三年融资金额之和。这与2021开始的“双智城市”的推进不无关系。2021年,住建部和工信部将16个城市列为双智试点城市,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双智”中的重要一环,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路端大规模硬件设施的铺设被提上日程,比如在路口安装大量带有传感器的交通信号灯,在道路上密集布置雷达、电子监控等设备。往年遇冷的车路协同赛道在此过程中成为新的资本风口。资本逐步转向布局车路协同相关企业。 2021年,希迪智驾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新鼎资本、方正和生投资、株洲国投创投、岳麓智芯、青蒿资本。

今年5月,希迪智驾再次完成3亿元C轮融资。2022年3月,车路协同解决方案提供商星云互联也宣布完成近2亿元的B轮融资,由华控基金领投,安徽交控资本、国元创投、合肥产投、沃赋资本等联合投资。4月1日,卓视智通发文称,公司完成A+轮融资。

而这已是其在一年内完成了第三轮融资。卓视智通基于5G+AI技术,完全自主研发了车脸识别、交通视频融合感知及车路协同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二十余省市和数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在各大资本将目光投向车路协同解决方案供应商、感知技术供应商等诸多车路协同核心玩家的同时,中国三大通信巨头也已开始加快车路协同产业布局。2018年,中国移动注资10亿元,将原来的中移德电与政企分公司交通行业解决方案团队合并为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同年9月与长安汽车签署合作协议,重点布局智能网联汽车、LTE-V/5G自动驾驶等领域。

中国联通也在试图借助在5G、云边协同、云网融合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与华为、博世、各大主机厂,加速在车路协同领域的布局。

2021年11月,中国电信、苏州市政府和中智行三方联合组建合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其经营项目主要定位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与服务运营。资方热捧、巨头入局,车路协同正逐步从舞台边缘走向聚光灯下。

03 壁垒高筑,盲目乐观为时尚早

在近期举办的一系列论坛、会议上,车路协同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在9月2日举办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商汤科技发布SenseAuto V2X商汤绝影车路协同平台,打造“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一体化分析决策方案。

8月底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说道:“将部分自动驾驶功能转化到路端,可以大规模降低车端成本,进而加快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步伐。”

同样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创始人、董事长丁磊表示,以车路协同为支撑的汽车高阶自动驾驶肯定是未来的方向,单车智能不能解决很多长尾问题,实践中,单车智能可以接近90%,但剩下10%的问题关系最终安全,长尾问题要靠车路协同来助力解决。车路协同赛道,似乎有全面爆发之势,实则还是隐忧重重。该产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壮大,依赖于政府的鼓励、引导与支撑。但由于涉及基建改造等事务,项目参与方往往涉及极广。

一般情况下,车路协同项目的牵头方都会是公安部交科所和当地政府、工信局等政府部门。相关部门负责统一规划与审批资金。但其所面对的更多是B端、G端用户,无法带动消费端、政府端、企业端等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当前,车路协同示范区建设同质化严重,交通场景挖掘不够深入,多场景应用算法尚未达到商用水准。加之车端设施的渗透率不高,很难实现单一模式的规模化复用和深入C端用户群体。而且车路协同企业商业模式尚未成熟,短期内依靠项目订单、解决方案进行盈利,但是长期的盈利模式不够清晰。车路协同落地的主要障碍不在技术,而在于成本与场景的可持续性。

车路协同要想实现快速普及,需要在融入现有交通体系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与商业化,最终建立起完善的商业化闭环。政府和企业在车路协同基础设施铺设方面积极性很高,但这仍只是单点建设,未形成足够的覆盖面。如果没有大规模基建设施的铺设,消费者不会对车辆车路协同功能产生足够的需求。如果用户端不愿意大规模买单,相关技术也无法进一步普及。

路端和车端建设相辅相成。如果二者不能得到相对均衡的发展,动辄上亿的车路协同项目,也会后继乏力。实际上,也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让很多投资方持观望态度,虽然车路协同逐步获得资本的关注,但远未迎来真正的爆发。

横亘在“协同”之间的壁垒,主要是车路协同标准制定方面的问题。不同的示范区和企业,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不同的传感器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感知结果。这无疑会导致各大车路协同产业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差与技术差。

在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交通、车联网信息通信、智能汽车生产及车辆管理等相关领域,都有相应的标准体系。但在体系间融合方面的难题,到目前为止并未得到完善解决。如何推动各系统间的协同和融合,是接下来产业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21年10月发布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出,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到2025年,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在2022年9月3日举办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融合创新协同发展论坛上,汽车工程学会国汽战略院副院长战静静表示:“在过去的很多标准是自上而下形成的‘政府颁布标准’,现在我们更多通过自下而上的‘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形成各界达成共识的团体标准。”行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在积极地推进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上海双智建设主体上海汽车城、同济大学联合牵头,提出了《车路协同系列标准》,即将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中国公路学会共同组织立项评审,未来可能通过汽车和交通两个领域的一级学会共同做“双标号”标准推动。

04 结语

在实际发展中,车路协同项目牵涉层面甚广,需要平衡政府、车厂、公路运营单位等多方的利益诉求。即便如此,BAT、华为等等一大批企业仍然争相入局。如今,百度、华为等头部企业大口吃肉,其他小型及初创企业喝汤的局面已初现端倪。

车路协同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车路协同标准的逐步完善,市场的进一步爆发,以及车路协同先行企业商业模式的逐渐清晰,马太效应或许也会愈发明显。

当前中国出行产业正在进入加速变革期,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席卷出行产业,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家推动“双智”发展的重要目标,车路协同将为智慧交通的建设奠定发展基石,驱动构建现代化的智慧城市体系,践行交通强国发展战略。

今年两会上,智慧交通再次出现在多名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中,内容涉及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多个方面。从2016年开始,中国多个城市就陆续建立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2019年,一些城市从封闭的车路协同试验场逐渐走向开放实验,进入先导区测试阶段;2020年底,中国开启“双智”试点城市建设,车路协同产业在政策主导下逐渐进入发展的“深水区”,诸多棘手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亿欧汽车适时而为,将于9月21日举办“GTM2022-车路协同产业线上论坛”。本次论坛以GTM2022“加速·定势”为年度主题,将目光聚焦在中国车路协同产业,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代表、专家学者、投资机构等共探智慧交通领域的发展机遇。

推荐内容